上无片瓦,下无卓锥之地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卓:直立。形容一无所有,贫困到了极点。
出处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·云居膺禅师法嗣》:“问:‘上无片瓦,下无卓锥时如何?’师曰:‘莫飘露么。’”
基础信息
拼音shàng wú piàn wǎ,xià wú zhuó zhuī zhī dì
注音ㄕㄤˋ ㄨˊ ㄆ一ㄢˋ ㄨㄚˇ,ㄒ一ㄚˋ ㄨˊ ㄓㄨㄛˊ ㄓㄨㄟ ㄓ ㄉ一ˋ
感情上无片瓦,下无卓锥之地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定语、分句;指非常贫困。
近义词上无片瓦,下无卓锥
反义词富可敌国
英语be poverty-stricken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鸥鸟不下(意思解释)
- 不僧不俗(意思解释)
- 绳锯木断(意思解释)
- 一文不名(意思解释)
- 贫贱不能移(意思解释)
- 万里长城(意思解释)
- 经纬天地(意思解释)
- 有目共睹(意思解释)
- 拔茅连茹(意思解释)
- 螓首蛾眉(意思解释)
- 峨峨洋洋(意思解释)
- 动魄惊心(意思解释)
- 断织劝学(意思解释)
- 今古奇观(意思解释)
- 万变不离其宗(意思解释)
- 出师不利(意思解释)
- 穷愁潦倒(意思解释)
- 闭门读书(意思解释)
- 面授机宜(意思解释)
- 湖海飘零(意思解释)
- 弥留之际(意思解释)
- 秀才不出门,全知天下事(意思解释)
-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(意思解释)
- 强颜欢笑(意思解释)
- 角巾东路(意思解释)
- 二缶钟惑(意思解释)
- 远近驰名(意思解释)
- 墨汁未干(意思解释)
※ 上无片瓦,下无卓锥之地的意思解释、上无片瓦,下无卓锥之地是什么意思由古汉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回心转意 | 回、转:掉转、扭转;心、意:心思。重新考虑;改变原来的想法和态度。 |
付之一炬 | 付:交给;之:它;炬:火把;一炬:一把火。给它一把火烧光。指用火烧毁。 |
算无遗策 | 算:计划;遗策:失算。形容策划精密准确,从来没有失算。 |
香销玉沉 | 香、玉:美女;销:通“消”,消失。比喻美丽的女子死亡。 |
鬼烂神焦 | 形容火灾惨烈,众多的人被烧死。 |
慌里慌张 | 指焦急不安或精神慌乱。 |
废书而叹 | 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。 |
安步当车 | 安:安详从容;不慌不忙。步:步行;当:代替。不慌不忙地步行;权当是乘车。又借指人能安于贫贱自行其乐。 |
安眉带眼 | 长了眉毛,有了眼睛。意思是同样是一个人。 |
有目共睹 | 睹:看见。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见。形容极其明显。 |
铁树开花 | 比喻事情非常罕见或极难实现。铁树:也叫苏钱;常绿乔木;好多年才开一次花。 |
善游者溺 | 会游泳的人,往往淹死。比喻人自以为有某种本领,因此而惹祸。 |
画地为牢,议不入 | 议:议论。在地上画个圆圈当作牢狱,人们议论着不敢进入。形容狱吏的凶残暴虐。 |
爱则加诸膝,恶则坠诸渊 | 加诸膝:放在膝盖上;坠诸渊:推进深渊。指不讲原则,感情用事,对别人的爱憎态度,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。 |
安闲自得 | 自得:自己感到舒适。安静清闲,感到非常舒适。 |
唇枪舌剑 | 嘴唇像枪;舌头像剑。形容能言善辩;言词犀利;针锋相对。也作“舌剑唇枪。” |
闲情逸趣 | 同“闲情逸致”。 |
古里古怪 | 怪异、奇特。 |
知往鉴今 | 鉴:借鉴。了解过去作为今天的借鉴。 |
短寿促命 | 短命早死,要命。 |
迫不得已 | 迫:逼迫;已:停止;结束。逼得毫无办法;不得不如此。 |
笑貌声音 | 笑貌:表情;声音:谈吐。指人的言谈、态度等。 |
苦口婆心 | 苦口: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;婆心:老婆婆的心肠;指好意、善意。好心好意;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。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。 |
各人自扫门前雪,莫管他人瓦上霜 | 比喻不要多管闲事。 |
千真万确 | 真:真实;确:确实。形容情况非常确实。 |
鸡口牛后 | 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,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。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,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。 |
鹬蚌相争 | “鹬蚌相争,渔翁得利”的省语。比喻双方相持不下,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。 |
一览无余 | 览:看。余:剩余。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