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物此志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比物:比类,比喻;志:心意。指用事物行为来寄托、表达自己的心意。
出处东汉 贾谊《新书 阶级》:“故曰‘圣人有金城’者,比物此志也。”王先谦补注:“物,类也。志,意也。言臣如效死取义,则为国家不拔之基,圣人有‘金城’之语,正比类此意也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bǐ wù cǐ zhì
注音ㄅ一ˇ ㄨˋ ㄘˇ ㄓˋ
感情比物此志是中性词。
用法紧缩式;作谓语;形容人寄托心意。
英语place one's intentions on things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衣锦褧衣(意思解释)
- 使心用腹(意思解释)
- 浇风薄俗(意思解释)
- 条条大路通罗马(意思解释)
- 有两下子(意思解释)
- 体恤入微(意思解释)
- 箪瓢屡空(意思解释)
- 雪兆丰年(意思解释)
- 没里没外(意思解释)
- 成竹在胸(意思解释)
- 有权有势(意思解释)
- 语短情长(意思解释)
- 酒能乱性(意思解释)
- 俭以养德(意思解释)
- 难上加难(意思解释)
- 悬石程书(意思解释)
- 罪上加罪(意思解释)
-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(意思解释)
- 扭直作曲(意思解释)
- 扪心自问(意思解释)
- 闲情逸趣(意思解释)
- 学而优则仕(意思解释)
- 公子哥儿(意思解释)
- 狼吞虎咽(意思解释)
- 屡试不爽(意思解释)
- 心服口服(意思解释)
- 欧风美雨(意思解释)
- 如火如荼(意思解释)
※ 比物此志的意思解释、比物此志是什么意思由古汉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一手遮天 | 一只手把天遮住。形容依仗权势;玩弄手段;蒙蔽群众。 |
翘尾巴 | 翘:向上昂起。比喻骄傲或自鸣得意。 |
用智铺谋 | 运用智力,设谋略。亦作“用计铺谋”。 |
戒骄戒躁 | 戒:警惕;防备;躁:性急;警惕骄傲;防备急躁。 |
将计就计 | 利用对方的计策反过来向对方施计。 |
明知故问 | 明明白白地知道某种情况;却还要故意问别人。 |
平淡无奇 | 奇:特殊。平平淡淡;没有什么显著的、出色的地方。 |
通都大邑 | 都:都市;邑:城。四通八达的大都会、大城市。 |
顾影弄姿 | 顾影:看着自己的身影;弄姿:做出各种姿态。对着自己的身影,做出各种姿态。形容卖弄身形,自我欣赏。 |
花言巧语 | 原指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。后指虚假而动听的话;也指说虚假而动听的话。 |
民不畏死 | 畏:惧怕。人民不怕死。形容不怕死的气慨。 |
将寡兵微 | 寡:少;兵:士兵;微:衰败。兵少将少。形容兵力薄弱。 |
升官发财 | 谓提升了官职,同时就能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。 |
超然物外 | 超然:脱离;不介入;物:客观世界。超脱于世俗生活之外;意指对现实的一切都不感兴趣。也比喻置身事外。 |
身败名裂 | 地位丧失;名声败坏。现在也形容干了坏事;遭到彻底失败。 |
任凭风浪起,稳坐钓鱼台 | 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,都信心十足,毫不动摇。同“任凭风浪起,稳坐钓鱼船”。 |
过门不入 | 经过家门而不回家。形容忠于职守,公而忘私。 |
呼风唤雨 |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;可以呼唤风雨。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、支配自然的力量。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。 |
鸡口牛后 | 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,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。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,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。 |
前赴后继 | 赴:奔赴。前面的冲上去了;后面的紧跟上来。形容不断投入战斗;奋勇冲杀向前。 |
圆凿方枘 | 凿:榫眼;枘:榫头。方榫头插不进圆榫眼。比喻不相投合;格格不入。 |
过甚其词 | 话说得太过分;与实际不相符。 |
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| 鸳鸯:鸟名,比喻夫妻。乔太守审理案件时将错就错,乱点鸳鸯,将三对夫妻相互错配。比喻胡乱指挥。 |
浅见薄识 | 浅见:肤浅的见解。形容见闻不广,知识贫乏。 |
望尘靡及 | 见“望尘莫及”。 |
光怪陆离 | 光怪:奇异的光彩;陆离:色彩繁杂。形容奇形怪状;五颜六色。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。 |
东道主 |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。 |
聪明伶俐 | 伶俐:灵活。形容小孩子头脑灵活;记忆力和理解力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