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不识抬举不识抬举的意思
shítái

不识抬举



不识抬举

意思解释

基本解释识:知道;抬举:称赞;提拔。不懂得或不珍视别人对自己的好意。也作“不受抬举”。

出处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64回:“这和尚好不识抬举。”

例子这贱人不识抬举。(明 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七回)


基础信息

拼音bù shí tái jǔ

注音ㄅㄨˋ ㄕˊ ㄊㄞˊ ㄐㄨˇ

繁体不識擡舉

正音“举”,不能读作“jū”。

感情不识抬举是贬义词。

用法动宾式;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对人强烈不满。

辨形“抬”,不能写作“拾”。

辨析见“不识好歹”。

歇后语木偶人坐轿子;丑丫头坐轿;坐轿跌跤;坐花轿哭丧

谜语木偶人坐轿

近义词不识好歹、不受抬举、不中抬举

反义词感恩戴德

英语fail to appreciate somebody's kindness

俄语быть неблагодáрным

日语人(ひと)の好意(こうい)をつけあがる

德语js Gunst (od. Anerkennung) nicht zu schǎtzen wissen

法语ne pas savoir apprécier les faveurs,les bienveillances,les bontés


字义分解

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

※ 不识抬举的意思解释、不识抬举是什么意思由古汉语网提供。

相关成语


成语 解释
诛求无度 敛取、需索财贿没有限度。
经纬天下 经,纬:治理。指治理国家。
知其不可而为之 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。表示意志坚决。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。
室徒四壁 犹言室内空无一物。喻贫穷。
祖传秘方 指祖先遗传下来的秘密配方。
不能自拔 拔:摆脱。不能将自己拔出来。指陷进很深的境地;难以使自己从中解脱出来。
室迩人遥 见“室迩人远”。
文治武功 政绩和战功。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。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。
女生外向 向:朝着,引申为偏爱。女子成人总要结婚。指女子心向丈夫家。
通俗易懂 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。
举直错枉 举:选拔。直:正直,指正直之人。错:通“措”,废弃,放弃。枉:弯曲,比喻邪恶之人。起用正直贤良,罢黜奸邪佞人。亦作“举直厝枉”、“举直措枉”。
一鼓作气 一鼓:第一次击鼓;作:振作;气:士气。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。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。
断织劝学 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,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。后比喻劝勉学习。
唇枪舌剑 嘴唇像枪;舌头像剑。形容能言善辩;言词犀利;针锋相对。也作“舌剑唇枪。”
狼吞虎咽 像狼虎一样吞咽东西。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。
快人快语 快:爽利;直爽。爽快人说爽快话。
过门不入 经过家门而不回家。形容忠于职守,公而忘私。
驾轻就熟 驾:赶马车;轻:指轻便的车;就:到;熟:熟悉的道路。驾着轻便的车走熟悉的路。比喻办熟悉的事很容易。
霜露之悲 对父母先祖的悲思。
一览无余 览:看。余:剩余。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。
拨乱济危 平定乱世,救济危难。亦作“拨乱济时”。
慌不择路 势急心慌,顾不上选择道路。
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 高山:比喻高尚的品德;止:语助词;景行:大路,比喻行为正大光明。仰望着高山,效法着大德。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。
改恶向善 指不再做恶,重新做好人。
黄钟毁弃,瓦釜雷鸣 黄钟被砸烂并被抛置一边,而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。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,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。
倒载干戈 倒:把锋刃向里倒插着;载:陈设,放置;干戈:古代的两种兵器,泛指武器。把武器倒着放起来,比喻没有战争,天下太平。
无所用心 用心:动脑筋。指不动脑筋;什么事情都不关心。
大起大落 大幅度地起落。形容变化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