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庐三顾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顾:拜访。刘备为请诸葛亮,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。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。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。
出处三国 蜀 诸葛亮《出师表》:“先帝不以臣卑鄙,猥自枉屈,三顾臣于草庐之中。”
例子郁达夫《槟城三宿记》:“草庐三顾恩难报,今日相逢喜十分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cǎo lú sān gù
注音ㄘㄠˇ ㄌㄨˊ ㄙㄢ ㄍㄨˋ
繁体艸廬三顧
感情草庐三顾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指求贤。
近义词三顾茅庐
英语go to thatched cottage three times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经明行修(意思解释)
- 条条大路通罗马(意思解释)
- 不屑一顾(意思解释)
- 目光短浅(意思解释)
- 白日见鬼(意思解释)
- 心直口快(意思解释)
- 遁入空门(意思解释)
- 直捣黄龙(意思解释)
- 表里如一(意思解释)
- 善游者溺(意思解释)
- 讨价还价(意思解释)
- 异宝奇珍(意思解释)
- 纵横天下(意思解释)
- 凤协鸾和(意思解释)
- 散带衡门(意思解释)
- 胡支扯叶(意思解释)
- 斗南一人(意思解释)
- 匪夷所思(意思解释)
- 飞蛾扑火(意思解释)
- 屦及剑及(意思解释)
- 以夷制夷(意思解释)
- 为虎作伥(意思解释)
- 悲不自胜(意思解释)
- 拼得一身剐,敢把皇帝拉下马(意思解释)
- 沉鱼落雁(意思解释)
- 是非曲直(意思解释)
- 精兵强将(意思解释)
- 头上末下(意思解释)
※ 草庐三顾的意思解释、草庐三顾是什么意思由古汉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使心用腹 | 用心思,使坏心眼。 |
学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之困 | 学习之后,才知道自己的缺点;教学以后,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。 |
心有余而力不足 | 心里非常想做;可是力量不够。 |
食不充口 | 见“食不餬口”。 |
趁火打劫 | 趁:利用;乘机;劫:抢劫。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人家的东西。比喻趁别人处在危难时刻从中捞一把或趁机害人。也作“乘火打劫”。 |
富贵不淫,威武不屈 | 富:有钱;贵:地位高;淫:惑乱;威武:武力。指不因有钱有势而惑乱,不因武力或权势而胁迫屈服。 |
兄弟阋于墙,外御其侮 | 阋:争吵;墙:门屏。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,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内部虽有分歧,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。 |
穷乡僻壤 | 指荒远偏僻的地方。 |
说一不二 | 指说话算数;说了就不更改。 |
臭名远扬 | 名:名声;臭名:坏名声;扬:传播。坏名声传得很远。也作“丑声远播”。 |
仁义道德 | 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。 |
百战百胜 | 打一百次仗;胜一百次。形容善于作战;所向无敌。 |
神出鬼入 | 出:出现。象神鬼那样出没无常。形容出没无常,不可捉摸。后泛指行动变化迅速。 |
空口无凭 | 凭:凭证。只是嘴说;没有凭证。指不足为据。 |
之死靡二 | 同“之死靡它”。 |
雄心壮志 | 伟大的理想;宏伟的志愿。 |
偃旗息鼓 | 偃:放倒;息:停止。原指秘密行军;不暴露目标。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。 |
折臂三公 | 晋代的羊枯,曾坠马折断手臂,官至三公。指贵官堕马。 |
粗制滥造 | 粗:粗糙;滥:过多而不加以节制。原指产品制作粗糙;只求数量;不顾质量。现也泛指工作草率;不讲求质量。 |
将伯之呼 | 指求人帮助。 |
定国安邦 | 邦:国家。治理和保卫国家,使国家安定稳固。 |
事与愿违 | 事实与愿望相反。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。 |
摧身碎首 | 即粉身碎骨。 |
恐后争先 | 指害怕落后,追求上进。 |
学而优则仕 | 优:有余力,学习了还有余力,就去做官。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。 |
白草黄云 | 形容边塞荒漠凄凉的景象。 |
忙不择价 | 匆忙中售货要不了好价钱。 |
知往鉴今 | 鉴:借鉴。了解过去作为今天的借鉴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