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读书三余读书三余的意思
shūsān

读书三余



读书三余

意思解释

基本解释余:冬者岁之余,夜者日之余,阴雨者晴之余。指读好书要抓紧一切闲余时间。

出处《三国志·魏志·董遇传》云:“人有从学者,……从学者云,苦渴无日。遇言:‘当以三余。’或问:‘三余’之意。遇言:冬者岁之余,夜者日之余,阴雨者晴之余。”


基础信息

拼音dú shū sān yú

注音ㄉㄨˊ ㄕㄨ ㄙㄢ ㄩˊ

繁体讀書三余

感情读书三余是中性词。
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学习。


字义分解

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

※ 读书三余的意思解释、读书三余是什么意思由古汉语网提供。

相关成语


成语 解释
身无分文 形容非常贫穷。
一路风尘 形容旅途辛苦。
一朝权在手,便把令来行 一旦掌了权,就发号施令,指手画脚。
卬首信眉 信,通“伸”。昂首伸眉。形容意气昂扬,不随波逐流。
隔靴搔痒 隔着靴子挠痒痒。原为禅宗用语;比喻领会佛理不够透彻;未能悟境触机。后比喻说话写文章没有抓住主题;不中肯;不贴切;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;不解决问题。
学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 困:贫乏。学习之后,才知道自己的缺点;教学以后,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。
望尘莫及 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。比喻远远落在后面。尘:尘土;莫:不;及:赶上。
高屋建瓴 建:倒水,泼水;瓴:盛水的瓶子。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。比喻居高临下,不可阻遏。
鹤立鸡群 像仙鹤立在鸡群之中。比喻才能或仪表出众。
正身明法 端正自身,严明法纪。
拂袖而去 拂袖:甩袖子;表示生气。一甩袖子就走了。形容因言语不合很生气。
辞简意足 简:简要;足:充实,完备。文词简要而内容充实。
今来古往 犹古往今来。
喔咿儒睨 儒睨:强笑的样子。形容老着脸皮,强作欢颜。
生死有命 生死;生存和死亡。迷信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际皆由天命决定的。指事势所至、人力不可挽回。
妻儿老少 见“妻儿老小”。
钻木取火 硬木棒对着木头摩擦或钻进去,靠摩擦取火。
分门别类 门:类;别:区别。根据事物的特征分类。
龙驭上宾 亦作“龙御上宾”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黄帝采首山铜,铸鼎于荆山下。鼎既成,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。黄帝上骑,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,龙乃上去。”后因用“龙驭上宾”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。意为乘龙升天,为天帝之宾。
起死回生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。形容医术高明。也指将没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来。
绿林强盗 指山林的强盗。
心服口服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。形容真心服气或认输。
意料之外 没有想到的。
惴惴不安 指担心害怕(惴惴:恐惧、担忧的样子)。
骄傲自满 自高自大;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。
止戈兴仁 止:停止。仁:仁政。停止战争,施行仁政。
金玉满堂 金、玉:黄金和美玉。指黄金宝石满堂都是。形容财富之多。后也用于比喻富有才学。
腾声飞实 传扬名声与功业。谓使名实俱得传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