赴蹈汤火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赴:前往;蹈:踩;汤:热水。形容不畏艰难险阻,奋不顾身。
出处三国·魏·嵇康《与山巨源绝交书》:“禽鹿少见驯育,则服从教制,长而见羁,则狂顾顿缨,赴蹈汤火。”
例子明·张居正《乞鉴别忠邪以定国是疏》:“臣是顾命大臣,义当以死报国,虽赴蹈汤火,皆所不避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fù dǎo tāng huǒ
注音ㄈㄨˋ ㄉㄠˇ ㄊㄤ ㄏㄨㄛˇ
繁体赴蹈湯火
感情赴蹈汤火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勇敢。
近义词赴汤蹈火
英语jump into the water and walk through fire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乐道安命(意思解释)
- 假公济私(意思解释)
- 鼠凭社贵(意思解释)
- 起兵动众(意思解释)
- 患难与共(意思解释)
- 损人不利己(意思解释)
- 口快心直(意思解释)
- 慌里慌张(意思解释)
- 云天雾地(意思解释)
- 倒冠落佩(意思解释)
- 稳操胜券(意思解释)
- 反面无情(意思解释)
- 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(意思解释)
- 倦鸟知还(意思解释)
- 绊脚石(意思解释)
- 以毒攻毒(意思解释)
- 抱恨黄泉(意思解释)
- 熟能生巧(意思解释)
- 聪明反被聪明误(意思解释)
- 各行其是(意思解释)
- 心上心下(意思解释)
- 足衣足食(意思解释)
- 迫不得已(意思解释)
- 狂风暴雨(意思解释)
- 脸黄肌瘦(意思解释)
- 凤友鸾交(意思解释)
- 过五关斩六将(意思解释)
- 高步通衢(意思解释)
※ 赴蹈汤火的意思解释、赴蹈汤火是什么意思由古汉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缝衣浅带 | 宽袖大带是古代儒者的服饰,借指儒者。 |
喜笑颜开 | 颜:脸色;开:舒展;开朗。形容心里高兴;满面笑容。 |
讴功颂德 | 讴:歌颂,赞美。指赞美功绩,歌颂恩德。 |
富贵骄人 | 富:有钱;贵:指有地位。有财有势,盛气凌人。 |
寸步不离 | 寸步:极短的距离。一步也不离开。①形容两个人总是在一起;感情很融洽。②指距离很近;不离前后左右。 |
胆寒发竖 | 形容恐怖之极。 |
简明扼要 | 扼要:抓住要点。简单明了;抓住要点。 |
知其不可而为之 | 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。表示意志坚决。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。 |
花拳绣腿 | 比喻只做些表面上好看实际上并无用处的工作。 |
挖空心思 | 形容费尽心计;想尽一切办法。 |
隳肝沥胆 | 隳:毁坏;沥:液体往下滴。比喻待人忠心耿耿,赤诚无比。 |
公才公望 | 才:才识;望:名望。才识名望可称公辅的地位。 |
风和日丽 | 和:柔合;温和。轻风柔和;阳光灿烂。形容天气晴和。 |
绘声绘影 | 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。 |
茕茕孑立 | 孤独无依的样子。 |
峨峨洋洋 |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。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。语本《列子·汤问》:“伯牙善鼓琴,锺子期善听。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,锺子期曰:‘善哉!峨峨兮若泰山。’志在流水,锺子期曰:‘善哉!洋洋兮若江河。’” |
读书种子 |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。 |
短寿促命 | 短命早死,要命。 |
韩信将兵,多多益善 | 将:统率,指挥。比喻越多越好。 |
足衣足食 | 衣食丰足。指生活富裕。 |
超然绝俗 |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。谓远过于寻常之辈。汉·班固《为第五伦荐谢夷吾疏》:“方之古贤,实有伦序,采之于今,超然绝俗,诚社稷之蓍龟,大汉之栋甍。”宋·陆游《与姜特立书》:“《茧庵记》及《初营》、《落成》二诗,大老手笔,超然绝俗。” |
如出一辙 | 辙:车辙;车轮压出的痕迹。象出自同一个车辙。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。 |
战不旋踵 | 旋:转。踵:脚后跟。打仗时不向后转。形容勇猛向前。 |
脱口而出 | 指话语未经思索;随口而言。脱口:不加思索地开口说。 |
鞭辟入里 | 鞭辟:鞭策,激励;里:最里层。形容作学问切实。也形容分析透彻,切中要害。 |
浅见薄识 | 浅见:肤浅的见解。形容见闻不广,知识贫乏。 |
荡然无余 | 荡:洗涤;荡然:干净的样子。全都毁坏,消失尽净。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。 |
师严道尊 | 为师之道要尊贵、庄严。《礼记 学记》:“凡学之道,严师为难。师严然后道尊,道尊然后民知敬学。”宋 韩淲《涧泉日记》:“郑康成事马融,三年不得见,乃使高业弟传授于玄……汉之师道尊严如此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