击鞭锤镫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谓驱马疾行。指急行军。
出处清·李渔《奈何天·攒羊》:“破釜焚舟,击鞭锤镫,休怕风寒雪冷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jī biān chuí dèng
注音ㄐ一 ㄅ一ㄢ ㄔㄨㄟˊ ㄉㄥˋ
繁体撃鞭錘鐙
感情击鞭锤镫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骑马等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卵与石斗(意思解释)
- 鬼哭神嚎(意思解释)
- 星霜屡移(意思解释)
- 吸血鬼(意思解释)
- 孤身只影(意思解释)
- 富贵骄人(意思解释)
- 气充志骄(意思解释)
- 汗牛充栋(意思解释)
- 官僚主义(意思解释)
- 角巾素服(意思解释)
- 顾影弄姿(意思解释)
- 敲诈勒索(意思解释)
- 民不畏死(意思解释)
- 白发苍苍(意思解释)
- 鸿儒硕学(意思解释)
- 连珠炮(意思解释)
- 鬼头鬼脑(意思解释)
- 异途同归(意思解释)
- 钻木取火(意思解释)
- 钿合金钗(意思解释)
- 纵横天下(意思解释)
- 平生不作亏心事,夜半敲门不吃惊(意思解释)
- 安闲自得(意思解释)
- 度德量力(意思解释)
- 迭床架屋(意思解释)
- 切树倒根(意思解释)
- 坐以待毙(意思解释)
- 奋起直追(意思解释)
※ 击鞭锤镫的意思解释、击鞭锤镫是什么意思由古汉语网提供。
成语接龙(顺接)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壮气吞牛 | 形容气势雄壮远大。 |
彬彬有礼 | 彬彬:原为文采与质朴兼备貌。形容文雅而有礼貌。 |
南辕北辙 |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。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。 |
先声夺人 | 声:声势;夺人:指动摇人心。先张扬自己的声势以压倒对方。也比喻做事抢先一步。 |
赶尽杀绝 | 驱除干净;彻底消灭。比喻残忍狠毒;不留余地。 |
反老还童 | 反:回。由衰老恢复青春。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。 |
语重心长 | 重:郑重。恳切话说得诚恳;有分量;心意深长。 |
大张旗鼓 |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(张:展开;铺排;旗鼓: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)。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;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。 |
经纬天地 | 经:丝织品的直线;纬:丝织品的横线。形容人的才能极大,能经营天下,治理国政。 |
黑不溜秋 | 形容黑得很难看。 |
赴汤蹈火 | 赴:去;走向;汤:开水;蹈:踩。投入沸水;踏上烈火。比喻奋不顾身;不避艰险。 |
量能授官 | 根据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适当官职。 |
冲锋陷阵 | 陷阵:攻破;深入敌阵。冲向敌人的防线;攻破敌人的阵地。形容作战英勇。 |
倒裳索领 | 索:搜寻、寻求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。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。 |
目无全牛 | 比喻技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。 |
胡支扯叶 | 见“胡枝扯叶”。 |
双柑斗酒 | 比喻春天游玩胜景。 |
臭名昭著 | 名:名声;昭著:显著;明显。坏名声谁都知道。 |
踵武前贤 | 踵:脚跟。武:足迹。跟随着前人的脚步走。比喻效法前人。 |
密锣紧鼓 | 锣声紧,鼓点密。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。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、声势。 |
奋起直追 | 奋:鸟类展翅起飞。形容在已经落后的情况下;振作起来;一股劲地赶上去。 |
雅俗共赏 | 雅俗:文雅和粗俗。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“雅人”;把没文化的人称“俗人”;赏:欣赏。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。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;能为各种人所接受。 |
霜露之悲 | 对父母先祖的悲思。 |
虑周藻密 | 藻:辞藻,措辞。密:缜密。思路严谨,措词缜密。考虑周到,辞采细密。 |
哀兵必胜 | 哀兵:由受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。一说“哀;悯也”。怜惜和慈爱士卒。①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。反引申为由横遭侵凌残害而悲愤满腔的国家和民族;能奋起抗战;必获胜利。②慈爱士卒而得人心者胜。 |
家常便饭 | 家中日常饭食。也比喻常见的、平常的事。 |
黄钟毁弃,瓦釜雷鸣 | 黄钟被砸烂并被抛置一边,而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。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,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。 |
流风馀俗 | 遗留的风气、习俗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