砺带河山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黄河细得像衣带,泰山小得像磨刀石。比喻封爵与国共存,传之无穷。
出处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》:“封爵之誓曰:‘使河如带,泰山若厉,国以永宁,爰及苗裔。’”
例子已闻帝王自有真,更说南阳多贵人,戈矛貔虎三千士,砺带河山十八臣。明·唐顺之《皇陵行》
基础信息
拼音lì dài hé shān
注音ㄌ一ˋ ㄉㄞˋ ㄏㄜˊ ㄕㄢ
繁体礪帶河山
感情砺带河山是中性词。
用法动宾式;作谓语、宾语;比喻封爵与国共存,传之无穷。
近义词砺山带河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初出茅庐(意思解释)
- 苦中作乐(意思解释)
- 隔靴搔痒(意思解释)
- 扫地出门(意思解释)
- 盲人说象(意思解释)
- 恶衣恶食(意思解释)
- 断断续续(意思解释)
- 遁入空门(意思解释)
- 取而代之(意思解释)
- 官僚主义(意思解释)
- 百无一是(意思解释)
- 飞檐走壁(意思解释)
- 绊脚石(意思解释)
- 弟子孩儿(意思解释)
- 量能授官(意思解释)
- 秽德垢行(意思解释)
- 将伯之呼(意思解释)
- 牛郎织女(意思解释)
- 胆大心小(意思解释)
- 性命攸关(意思解释)
- 显亲扬名(意思解释)
- 丰功伟绩(意思解释)
- 前赴后继(意思解释)
- 虑周藻密(意思解释)
- 繁荣富强(意思解释)
- 昏聩无能(意思解释)
- 临危授命(意思解释)
- 驰魂宕魄(意思解释)
※ 砺带河山的意思解释、砺带河山是什么意思由古汉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动天地,感鬼神 | 动:感动;感:感动。使天地鬼神受到感动。形容事迹或作品十分感人。 |
初生之犊不畏虎 | 比喻阅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说敢干,无所畏惧。 |
经邦论道 | 指治理国家,谈论治国之道。比喻位居高层 |
嘘寒问暖 | 问冷问热;口可出热气使受寒的人温暖。形容对别人的生活非常关心。嘘:缓缓吹气。 |
披肝沥胆 | 披:披露;沥:滴下。露出肝脏;滴出胆汁。比喻真心对待;倾吐心里话。也形容十分忠诚。 |
发综指示 | 猎人发现野兽的踪迹,指示猎狗跟踪追捕。比喻在后面操纵指挥。 |
一指蔽目,不见泰山 | 蔽:遮盖;泰山:山名。一根手指挡住了眼睛,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。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,看不到全局或整体。 |
乌合之众 | 合:聚合;众;许多人。比喻临时杂凑的、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。 |
故步不离 | 故步:旧的步法。比喻因循守旧,安于现状,不求上进。 |
顿挫抑扬 | 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、停顿转折,和谐而有节奏。 |
慌里慌张 | 指焦急不安或精神慌乱。 |
土木形骸 | 形骸:指人的形体。形体象土木一样。比喻人的本来面目,不加修饰。 |
满园春色 | 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。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。 |
珠还合浦 | 合浦:汉代郡名,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。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。 |
立竿见影 | 立起竿子马上就可以见到竿的影子。比喻立见功效。 |
公子哥儿 | 指富贵人家只讲吃喝玩乐,不务正业的子弟。 |
身败名裂 | 地位丧失;名声败坏。现在也形容干了坏事;遭到彻底失败。 |
孜孜不倦 | 勤奋努力;不知疲倦(孜孜:勤勉的样子)。 |
金口木舌 | 以木为舌的铜铃,即木铎,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。指宣扬教化的人。 |
败德辱行 | 败坏道德和操守。 |
当头棒喝 | 当头:迎头;喝:大声喊叫。原是佛教用语。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;或大喝一声;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。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。 |
平生莫做亏心事,半夜敲门不吃惊 | 平生:有生以来;亏心:违背良心。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,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。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,心地坦然。 |
一刹那 | 刹那:梵文ksana的音译。指十分短促的时间。 |
似曾相识 | 好象曾经见过。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。 |
逢人说项 | 比喻到处为人说好话 |
豁然开朗 | 豁然:开阔敞亮的样子;开朗:地方开阔;光线充足、明亮。指一下子出现了开阔明亮的境界。也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种道理;心情十分舒畅。 |
势在必行 | 行:做。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,必须采取行动。 |
首尾两端 | 两端:拿不定主意。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动摇不定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