鲁连蹈海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战国时齐国人鲁仲连不满秦王称帝的计划,曾说,秦如称帝,则蹈东海而死。后以“鲁连蹈海”表示宁死而不受强敌屈辱的气节、情操。
出处明·许时泉《武陵春》:“弃礼义而尚有功,鲁连蹈海;堕名城以杀豪杰,李耳出关。”
例子毕竟此生耻秦帝,忍学鲁连蹈海计。庞树柏《朱舜水祠落成征诗敬赋》
基础信息
拼音lǔ lián dǎo hǎi
注音ㄌㄨˇ ㄌ一ㄢˊ ㄉㄠˇ ㄏㄞˇ
繁体魯連蹈海
感情鲁连蹈海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。
近义词宁死不屈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死灰复燃(意思解释)
- 奉命惟谨(意思解释)
- 一轨同风(意思解释)
- 青山绿水(意思解释)
- 见多识广(意思解释)
- 命中注定(意思解释)
- 胸有成竹(意思解释)
- 笃近举远(意思解释)
- 宁为鸡口,不为牛后(意思解释)
- 鼻青脸肿(意思解释)
- 旁征博引(意思解释)
- 鬼瞰其室(意思解释)
- 叫化子(意思解释)
- 连编累牍(意思解释)
- 爱才如渴(意思解释)
- 官僚主义(意思解释)
- 自食其果(意思解释)
- 吃不了兜着走(意思解释)
- 青云直上(意思解释)
- 将寡兵微(意思解释)
- 绘声绘影(意思解释)
- 三三两两(意思解释)
- 刀耕火种(意思解释)
- 令人满意(意思解释)
- 心旷神怡(意思解释)
- 叽叽喳喳(意思解释)
- 峨峨洋洋(意思解释)
- 珍楼宝屋(意思解释)
※ 鲁连蹈海的意思解释、鲁连蹈海是什么意思由古汉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杀手锏 | 喻指取胜的绝招。 |
栋梁之材 | 可以做屋栋房梁的材料。比喻能够担当重任的人。 |
名重一时 | 一时期内名声很大,受到广泛重视。亦作“名震一时”、“名得当时”、“名噪一时”、“名倾一时”。 |
胆寒发竖 | 形容恐怖之极。 |
蝶粉蜂黄 | 指古代妇女粉面额黄,妆扮美容。 |
时易世变 | 时代变迁,世事也不一样。 |
沤沫槿艳 | 沤:水泡;槿:木槿。晶莹的水泡,艳丽的槿花。比喻短暂的幻象或易消失的事物。 |
以弱制强 | 以:用,靠。弱:弱小。制:制服。靠着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强大的力量。亦作“以弱毙强”。 |
巧上加巧 | 指一时凑巧或指人更加灵巧。 |
归马放牛 |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。比喻战争结束,不再用兵。 |
逆来顺受 | 逆:不顺;顺:顺从;受:忍受。碰上十分恶劣的境遇而顺从地忍受;不作反抗。 |
望而生畏 | 看着就害怕。生畏:害怕。 |
大张旗鼓 |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(张:展开;铺排;旗鼓: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)。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;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。 |
黑不溜秋 | 形容黑得很难看。 |
半夜三更 | 三更:旧时一夜分为五更;半夜子时为三更;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。 |
阳春白雪 | 阳春;白雪: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;后来泛指高深的;不通俗的文学艺术。 |
讨价还价 | 卖主要价高;买主给价低;双方要反复争议。现比喻在进行谈判时反复争议;或接受任务时讲条件。 |
道山学海 | 道、学:学问。学识比天高比海深。形容学识渊博。 |
比众不同 | 与大家相比,大不一样。 |
东施效颦 | 美女西施因病皱眉;显得更美。邻里丑女(后称东施);机械地模仿;也皱起眉头;结果这副苦相使她显得更丑(效:模仿;颦:皱眉头)。比喻不顾具体条件;不加分析地胡乱摹仿别人;结果适得其反;显得可笑。 |
礼坏乐缺 | 礼:社会道德、行为的规范;乐:教化的规范;缺:残破,废缺。形容社会纲纪紊乱,动荡不安。 |
学而优则仕 | 优:有余力,学习了还有余力,就去做官。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。 |
性命攸关 | 攸:所。形容事关重大,非常紧要 |
如出一辙 | 辙:车辙;车轮压出的痕迹。象出自同一个车辙。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。 |
意料之外 | 没有想到的。 |
似曾相识 | 好象曾经见过。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。 |
虑周藻密 | 藻:辞藻,措辞。密:缜密。思路严谨,措词缜密。考虑周到,辞采细密。 |
过甚其词 | 话说得太过分;与实际不相符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