暮鼓晨钟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寺庙中早晚报时的钟鼓之声。比喻令人警觉醒悟的学说或言论。形容僧尼那样寂寞单调的生活。
出处南北朝 庚信《陪驾幸终南山和宇文月史》:“戍楼鸣夕鼓,山寺响晨钟。”
例子我委实的捱不彻暮鼓晨钟。(元 纪君祥《赵氏孤儿》第二折)
基础信息
拼音mù gǔ chén zhōng
注音ㄇㄨˋ ㄍㄨˇ ㄔㄣˊ ㄓㄨㄥ
繁体暮皷晨鐘
正音“晨”,不能读作“cén”。
感情暮鼓晨钟是中性词。
用法联合式;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比喻使人警觉醒悟的话。
辨形“暮”,不能写作“幕”。
近义词暮鼓朝钟
英语the solitary life of a monk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好说歹说(意思解释)
- 安内攘外(意思解释)
- 金屋藏娇(意思解释)
- 披肝沥胆(意思解释)
- 自我批评(意思解释)
- 令人神往(意思解释)
- 戒骄戒躁(意思解释)
- 举世混浊(意思解释)
- 起兵动众(意思解释)
- 进本退末(意思解释)
- 拭目以待(意思解释)
- 空谷传声(意思解释)
- 三长两短(意思解释)
- 止于至善(意思解释)
- 语短情长(意思解释)
- 自命不凡(意思解释)
- 急功近利(意思解释)
- 狼吞虎咽(意思解释)
- 斗南一人(意思解释)
- 前仆后继(意思解释)
- 从天而降(意思解释)
- 妙语连珠(意思解释)
- 当头棒喝(意思解释)
- 斗转星移(意思解释)
- 唯利是图(意思解释)
- 可有可无(意思解释)
- 有志竟成(意思解释)
- 逢人说项(意思解释)
※ 暮鼓晨钟的意思解释、暮鼓晨钟是什么意思由古汉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多谋善虑 | 谋:谋划,策划;虑:思考。富于智谋,又善于思考。 |
尾生之信 | 尾生:古代传说中坚守信约的人,他为守约而甘心淹死。比喻只知道守约,而不懂得权衡利害关系。 |
劳民伤财 | 劳民:使人民劳累;伤:耗费。既让人民劳累受苦;又耗费了资财。指滥用人力物力;造成浪费。 |
平淡无奇 | 奇:特殊。平平淡淡;没有什么显著的、出色的地方。 |
鬼瞰其室 | 谓鬼神窥望显达富贵人家,将祸害其满盈之志。 |
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|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。 |
夫唱妇随 | 唱:原为“倡”;即倡议;提出某种意见。丈夫说什么;妻子也跟着说什么。是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表现。形容夫妻和睦。 |
废书而叹 | 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。 |
惹事生非 | 招惹是非,引起争端。 |
以弱制强 | 以:用,靠。弱:弱小。制:制服。靠着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强大的力量。亦作“以弱毙强”。 |
反面无情 | 翻脸不讲情面。形容对人的态度突然变坏;不留情面。 |
性急口快 | 性子急,有话就说。 |
节哀顺变 | 抑制哀伤,顺应变故。用来慰唁死者家属的话。 |
比众不同 | 与大家相比,大不一样。 |
安身立命 | 安身:有容身之所;立命:精神上安定。指生活有着落;精神有所寄托。 |
主人翁 | 当家作主的人。 |
师严道尊 | 为师之道要尊贵、庄严。《礼记 学记》:“凡学之道,严师为难。师严然后道尊,道尊然后民知敬学。”宋 韩淲《涧泉日记》:“郑康成事马融,三年不得见,乃使高业弟传授于玄……汉之师道尊严如此。” |
乱作一团 | 混杂在一起,形容极为混乱。 |
有风有化 | 谓有教育意义。 |
冠履倒易 | 比喻上下位置颠倒,尊卑不分。 |
落荒而逃 | 离开大路;逃向荒野。形容战败后狼狈地逃走。也比喻处于尴尬窘迫境地时狼狈而去。 |
举措不当 | 举措:举动,措置。指行动措施不得当。 |
钜学鸿生 | 学识渊博的人。 |
井中视星 | 从井里看天上的星星。比喻眼光短浅,见识狭隘。 |
说来话长 | 表示事情很复杂,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楚(多指不大愉快的事)。 |
神魂颠倒 | 神魂:精神。精神恍惚;颠三倒四;失去常态。形容对某人或某事着了迷;以致心神不定;失去常态。 |
大显神通 | 神通:原为佛教用语;指无所不能的力量;今指极其高超的本领。形容充分显示出高超的本领。 |
适得其反 | 恰恰得到相反的结果。形容结果正好与希望相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