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里送鹅毛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比喻礼物虽然微薄,却含有深厚的情谊。
出处《路史》:“礼轻人意重,千里送鹅毛。”
例子千里鹅毛意不轻,瘴衣腥腻北归客。(宋 黄庭坚《谢陈适用惠送吴南雄所赠纸》诗)
基础信息
拼音qiān lǐ sòng é máo
注音ㄑ一ㄢ ㄌ一ˇ ㄙㄨㄥˋ ㄜˊ ㄇㄠˊ
繁体千裏送鵝毛
感情千里送鹅毛是中性词。
用法主谓式;作分句、定语;常与礼轻人意重连用。
近义词千里鹅毛、千里寄鹅毛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迟疑不决(意思解释)
- 期颐之寿(意思解释)
- 攀龙附凤(意思解释)
- 踏破芒鞋没觅处,得来全不费工夫(意思解释)
- 价值连城(意思解释)
- 大惑不解(意思解释)
- 推三阻四(意思解释)
- 目不忍见(意思解释)
- 暴取豪夺(意思解释)
- 漫不经心(意思解释)
- 铁树开花(意思解释)
- 异途同归(意思解释)
- 十恶不赦(意思解释)
- 孝子贤孙(意思解释)
- 只要功夫深,铁杵磨成针(意思解释)
- 三个臭皮匠,合成一个诸葛亮(意思解释)
- 胜友如云(意思解释)
- 扭直作曲(意思解释)
- 一条龙(意思解释)
- 恐后争先(意思解释)
- 立竿见影(意思解释)
- 取之不尽(意思解释)
- 气味相投(意思解释)
- 图穷匕见(意思解释)
- 刚愎自用(意思解释)
- 似曾相识(意思解释)
- 闭门读书(意思解释)
- 面授机宜(意思解释)
※ 千里送鹅毛的意思解释、千里送鹅毛是什么意思由古汉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死灰复燃 | 熄灭的火灰又燃烧起来。比喻已停止或消失的东西又重新活动起来。复:又。 |
名士风流 | 名士的风度和习气。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。 |
全科人儿 | 指父母、配偶、子女都健在的人。 |
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 | 他山:别的山。别的山上的石头。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的外力。 |
夸大其词 | 词:言论。语言夸张;超过事实。 |
弦外之响 | 比喻言外之意。 |
目不转睛 | 睛:眼珠。眼睛不眨;眼珠不转地盯着看。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;看得出神。 |
擦肩而过 | 擦:挨。挨着肩而溜走。指没有抓住机会。 |
信以为真 | 把假的当作真的。信:相信。 |
淡泊以明志,宁静以致远 | 淡泊:恬淡寡欲;宁静:安宁恬静;致:达到。不追求名利,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;心情平稳沉着,才可有所作为。 |
倒裳索领 | 索:搜寻、寻求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。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。 |
牛刀小试 | 牛刀:宰牛的刀。用宰牛刀在小生物身上做试验。比喻有大本领而先在小事上略微施展一下。 |
人面狗心 | ①《晋书·苻朗载记》:“朗曰:‘吏部为谁,非人面而狗心,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?’王忱丑而才慧,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,故朗云然。”后因以“人面狗心”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学低下的人。②犹言人面兽心。 |
从天而降 | 天上掉下来的。 |
离本趣末 | 趣:通“趋”,趋向。丢掉根本,追逐末节 |
耳聪目明 | 聪:听觉灵敏。形容听觉和视觉非常机敏明利。 |
不问青红皂白 | 比喻不分是非,不问情由。 |
踉踉跄跄 | 走路歪歪斜斜的样子。 |
鸡毛蒜皮 | 比喻无关紧要的小事或毫无价值的东西。 |
忠果正直 | 忠诚果断,持正刚直。 |
解甲归田 | 解:脱下;甲:铠甲。脱掉军装;回家种地。 |
以身作则 | 身:自身;则:准则;榜样。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。 |
连篇累牍 | 连:连接;篇、牍:古代写字用的竹筒和木板;累:重叠、堆积。指采用过多的篇幅叙述一件事。形容文辞冗长。 |
百尺竿头,更进一步 | 佛家语,比喻道行、造诣虽深,仍需修炼提高。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,但不能满足,还要进一步努力。 |
举棋不定 | 举:拿起;拿着。拿着棋子不知道该怎么下。比喻临事犹豫不决;拿不定主意。 |
忧愤成疾 | 忧愁气愤得病了。形容极其忧愤。 |
冰天雪地 | 冰雪漫天盖地。形容非常寒冷的景象。 |
私盐私醋 | 私:秘密。比喻不敢公开见人的事情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