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不应心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犹言力不从心。
出处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三十二卷:“日往月来,不觉一年有余,李公子囊箧渐渐空虚,手不应心,妈妈也就怠慢了。”
例子可惜才不逮意,手不应心,于是急切中连“简明”、“清晰”、“条理”等一切散文底基本条件都置诸脑后了。沈从文《艺术教育·滥用名词的商榷》
基础信息
拼音shǒu bù yīng xīn
注音ㄕㄡˇ ㄅㄨˋ 一ㄥ ㄒ一ㄣ
繁体手不應心
感情手不应心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。
近义词力不从心
英语One's hand can no longer act as one's heart directs.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冠履倒置(意思解释)
- 学贯中西(意思解释)
- 刚正不阿(意思解释)
- 反哺之私(意思解释)
- 聋者之歌(意思解释)
- 野心勃勃(意思解释)
- 大包大揽(意思解释)
- 昂首挺胸(意思解释)
- 一寸光阴一寸金(意思解释)
- 水中捞月(意思解释)
- 吉光片羽(意思解释)
- 融会贯通(意思解释)
- 举直错枉(意思解释)
- 意兴索然(意思解释)
- 断织劝学(意思解释)
- 天下第一(意思解释)
- 心小志大(意思解释)
- 万变不离其宗(意思解释)
- 伸手不见五指(意思解释)
- 一览无余(意思解释)
- 虑周藻密(意思解释)
- 有志竟成(意思解释)
- 冒失鬼(意思解释)
- 脸黄肌瘦(意思解释)
- 亡魂失魄(意思解释)
- 精兵强将(意思解释)
- 慢条斯理(意思解释)
- 经国之才(意思解释)
※ 手不应心的意思解释、手不应心是什么意思由古汉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嘴里牙多 | 谑语,指会说话 |
音信杳无 | 没有一点消息。 |
绳之以法 | 绳:准绳;引申为制裁;之:代词代犯法的人;以:用;拿;法:法律;法令。用法律作准绳;给予制裁。 |
德重恩弘 | 重:崇高、深厚;弘:通“宏”,大。道德高尚,恩惠广大。形容普施恩德。 |
放牛归马 |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。比喻战争结束,不再用兵。 |
前因后果 | 佛教讲;先前种什么因;后来就结什么果;指事情发生的起因和它的结果。指事情的全部过程。 |
忧喜交集 | |
人面兽心 | 空有人的外貌;品德却像兽类。形容品德极坏。 |
香草美人 | 旧时诗文中用以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。 |
意气风发 | 意气:意志和气概;风发:形容俊伟豪迈。形容气概豪迈;精神振奋。 |
八荒之外 | 八面荒远的地方以外。形容极其旷远。 |
百战百胜 | 打一百次仗;胜一百次。形容善于作战;所向无敌。 |
薄暮冥冥 | 薄暮:傍晚;太阳落山的时候;冥冥:天地昏暗。傍晚时天色昏暗。 |
花拳绣腿 | 比喻只做些表面上好看实际上并无用处的工作。 |
诈奸不及 | 犹言十分奸诈。 |
绘声绘影 | 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。 |
大开方便之门 | 给予极大的方便。 |
倒裳索领 | 索:搜寻、寻求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。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。 |
美人迟暮 | 原意是有作为的人也将逐渐衰老。比喻因日趋衰落而感到悲伤怨恨。 |
亡命之徒 | 指逃亡的人。也称冒险犯法;不顾性命的人。亡:无;命:名;亡命:逃匿则削除名籍;故以逃亡为亡命;即逃亡;流亡;徒:一类人(含贬义)。 |
依样画葫芦 | 比喻单纯地照样子模仿;也作“依样葫芦”;“比着葫芦画瓢”、“照葫芦画瓢”。 |
立竿见影 | 立起竿子马上就可以见到竿的影子。比喻立见功效。 |
南征北战,东荡西杀 | 征:征战;荡:扫荡。形容转战南北,奋勇杀敌。 |
不在话下 | 原多用于旧小说中;表示故事暂告一段落;转入别的情节。现多指事物轻微;不值得说或事情当然是这样;用不着说。 |
密锣紧鼓 | 锣声紧,鼓点密。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。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、声势。 |
鹬蚌相争 | “鹬蚌相争,渔翁得利”的省语。比喻双方相持不下,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。 |
慌不择路 | 势急心慌,顾不上选择道路。 |
有志竟成 | 竟:终于。只要有决心,有毅力,事情终究会成功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