银瓶素绠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银瓶:装水用具;素绠:系在吊桶上的绳索。指井上汲水用具。
出处唐·陆龟蒙《野井》:“寒泉未必能如此,奈有银瓶素绠何。”
例子宋·张先《减字木兰花》:“银瓶素绠,玉泉金愁,真色浸朝红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yín píng sù gěng
注音一ㄣˊ ㄆ一ㄥˊ ㄙㄨˋ ㄍㄥˇ
繁体銀缾素绠
感情银瓶素绠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主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。
近义词素绠银瓶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一丝不苟(意思解释)
- 怪诞不经(意思解释)
- 皆大欢喜(意思解释)
- 大有可为(意思解释)
- 以小见大(意思解释)
- 刻骨铭心(意思解释)
- 凤毛麟角(意思解释)
- 珠宫贝阙(意思解释)
- 触目皆是(意思解释)
- 不到黄河心不死(意思解释)
- 顾影弄姿(意思解释)
- 大千世界(意思解释)
- 主明臣直(意思解释)
- 鱼死网破(意思解释)
- 走南闯北(意思解释)
- 道山学海(意思解释)
- 结缨伏剑(意思解释)
- 分工合作(意思解释)
- 白云苍狗(意思解释)
- 踵武前贤(意思解释)
- 气味相投(意思解释)
- 雅俗共赏(意思解释)
- 苟合取容(意思解释)
- 无所用心(意思解释)
- 变态百出(意思解释)
- 解甲归田(意思解释)
- 一偏之论(意思解释)
- 枭首示众(意思解释)
※ 银瓶素绠的意思解释、银瓶素绠是什么意思由古汉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素昧平生 | 一向不了解。指与某人从来不认识。素:从来;昧:不明白;不了解。 |
望尘莫及 | 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。比喻远远落在后面。尘:尘土;莫:不;及:赶上。 |
晕头转向 | 晕:头脑发昏;转向:辨不清方向。形容头脑昏乱辨不清方向。 |
处之泰然 | 处:处理;对待;之:代词。泰: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样子。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;沉着镇定。也指对事情无动于衷。也作“泰然处之”。 |
哀而不伤 | 哀:悲哀;伤:伤害;妨害;悲痛过分。①感情适度;悲哀而不过度伤心。后用来形容诗歌;音乐等含优雅哀调;却又感情适度而不过分;具有中和美。②比喻言行适度或无伤大雅。 |
空谷传声 | 谷:山谷。人在山谷中发出音响;立即可以听到回声。比喻很快有所反响。 |
东扶西倒 | 从这边扶起,却又倒向那边。比喻顾此失彼。也形容坏习气太多,纠正了这一点,那一点又冒头了。 |
敷衍了事 | 敷衍:将就应付;不认真。了:了结。将就应付地把事办了。指做事不认真;缺乏责任心。 |
春冰虎尾 | 踩着老虎尾巴,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。比喻处境非常危险。 |
风和日丽 | 和:柔合;温和。轻风柔和;阳光灿烂。形容天气晴和。 |
刀耕火种 | 指把草木烧成灰当作肥料;就地挖坑播下种子。指原始的农业耕作技术。也作“火耨刀耕”。 |
流里流气 | 举止轻浮,品行不端。 |
一条龙 | 比喻事物首尾相连,排成一条连续不断的线。也比喻生产程序或工作环节上的相关联的连续。 |
依样画葫芦 | 比喻单纯地照样子模仿;也作“依样葫芦”;“比着葫芦画瓢”、“照葫芦画瓢”。 |
不在话下 | 原多用于旧小说中;表示故事暂告一段落;转入别的情节。现多指事物轻微;不值得说或事情当然是这样;用不着说。 |
背乡离井 | 指远离家乡,流落他方。 |
意料之外 | 没有想到的。 |
寥寥无几 | 寥:稀少;很少;无几:没有几个。形容非常稀少;没有几个。 |
欢聚一堂 | 欢乐地聚集在一起。 |
举足轻重 | 一挪动脚;就会影响两边的分量。原指一个实力强的人处于两方之间;只要稍微偏向一方;就会打破均势。比喻地位极其重要;足以左右全局。 |
改恶向善 | 指不再做恶,重新做好人。 |
慢条斯理 | 形容说话做事动作缓慢;不慌不忙。 |
现实主义 | 注重事实或现实,反对一切不切实际或空想的性格 |
金蝉脱壳 | 金蝉:金黄色的知了;壳:坚硬的外皮。蝉变为成虫时脱去原来的外壳。比喻用计脱身;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。 |
恩重如山 | 恩情像高山一样厚重;形容恩义极为深重。 |
经纬万端 | 比喻头绪极多。 |
脑瓜不灵 | 指人不聪明,思想转不过弯来。 |
息迹静处 | 息:止息;迹:行迹,脚印;处:处所。要想不见行迹,只有自己静止不动。引申为要想人不知,除非己莫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