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身许国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许:预先答应给与。把身体献给国家。指尽忠报国;临难不苟。
出处《南史 羊侃传》:“久以淡为死,犹复在邪?吾以身许国,誓死行阵,终不以尔而生进退。”
例子人民战士在祖国解放事业中,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,这是一种以身许国的伟大精神。
基础信息
拼音yǐ shēng xǔ guó
注音一ˇ ㄕㄥ ㄒㄨˇ ㄍㄨㄛˊ
繁体以身許國
正音“国”,不能读作“guǒ”。
感情以身许国是褒义词。
用法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。
辨形“以”,不能写作“已”。
近义词肝脑涂地、以身殉职、舍生取义
反义词贪生怕死、苟且偷生、苟且偏安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一手遮天(意思解释)
- 贫贱不移(意思解释)
- 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(意思解释)
- 隔靴搔痒(意思解释)
- 忧喜交集(意思解释)
- 鼠凭社贵(意思解释)
- 草菅人命(意思解释)
- 惜指失掌(意思解释)
- 爱才如渴(意思解释)
- 汗牛充栋(意思解释)
- 不卑不亢(意思解释)
- 东扶西倒(意思解释)
- 刀光剑影(意思解释)
- 诈奸不及(意思解释)
- 囚首垢面(意思解释)
- 有目共睹(意思解释)
- 以毒攻毒(意思解释)
- 心旷神怡(意思解释)
- 淡泊以明志,宁静以致远(意思解释)
- 牛刀小试(意思解释)
- 唇枪舌剑(意思解释)
- 升官发财(意思解释)
- 孜孜不倦(意思解释)
- 胆大心小(意思解释)
- 前仆后继(意思解释)
- 无影无踪(意思解释)
- 匪夷所思(意思解释)
- 鸡口牛后(意思解释)
※ 以身许国的意思解释、以身许国是什么意思由古汉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狼号鬼哭 | 形容哭声凄惨。 |
天经地义 | 经:道;原则;义:正理。绝对正确;不能改变的道理。比喻理所当然;不可置疑。 |
箪瓢屡空 | 箪:盛饭竹器;瓢:舀水器。吃的喝的匮乏。形容生活非常贫困。 |
费尽心机 | 心机:心思;计谋。指用尽了心思。形容千方百计地谋算。 |
扬幡擂鼓 | 幡:垂直的长条旗子。舞动着幡,敲打着鼓。形容热热闹闹地大事张扬。 |
风流才子 | 风度潇洒,才学出众的人。 |
临危受命 | 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。 |
不到黄河心不死 | 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。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。 |
暴取豪夺 | 豪:强横。用暴力劫夺。 |
气象万千 | 气象:景象;万千:泛指极多。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。 |
谠言直声 | 谠言:公正的言论;直:正直的。公正的、正直的、理直气壮的言论。 |
作贼心虚 | 虚:怕。指做了坏事怕人知道,心里老是不安。 |
妻儿老小 | 指全家人。用在表示家族负担。 |
常年累月 | 长年累月,形容经过的时间很长。 |
吴头楚尾 | 今江西北部,春秋时是吴、楚两国交界的地方,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,楚地长江的下游,好象首尾互相衔接。 |
互通有无 | 相互间拿自己多余的东西去调换自己所缺少的东西。 |
珠玉之论 | 形容精辟的言论,卓越的见解。 |
国无宁日 | 宁:安宁。国家没有太平的时候。 |
不可磨灭 | 磨灭:指痕迹、印象、功绩、事实、道理等;经过相当长的时间逐渐消失。形容永远不会消失。 |
皮笑肉不笑 | 极其不自然地装出一副笑脸。形容虚伪或心怀恶意的样子。 |
将功折罪 | 将:拿;用;折:抵偿。用功劳来抵偿罪过。 |
古往今来 | 从古代到现在。泛指很长一段时间。 |
目无全牛 | 比喻技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。 |
唇枪舌剑 | 嘴唇像枪;舌头像剑。形容能言善辩;言词犀利;针锋相对。也作“舌剑唇枪。” |
立地书橱 | 比喻人读书多,学识文博。 |
升官发财 | 谓提升了官职,同时就能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。 |
绵里藏针 | 绵絮里边藏着针。比喻外表温柔;内心尖刻厉害;也比喻柔中有刚。 |
运筹帷幄 | 运筹:筹划;策划。帷幄:军中营帐。原指在营帐中谋划制定作战的方法策略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