置而不问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置:设置。对设置任命的官员放在一旁不再过问。指对事情不加过问。
出处宋·苏轼《汉文帝之行事有可疑者三》:“上林令吏之不材,而虎圈啬夫,才之过人者也,才者遗而不录,不才者置而不问,则事之不废坏者有几?”
基础信息
拼音zhì ér bù wèn
注音ㄓˋ ㄦˊ ㄅㄨˋ ㄨㄣˋ
繁体置而不問
感情置而不问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。
近义词置之不理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无妄之灾(意思解释)
- 知无不言,言无不听(意思解释)
- 上下其手(意思解释)
- 心灰意冷(意思解释)
- 意气风发(意思解释)
- 杨柳依依(意思解释)
- 材轻德薄(意思解释)
- 群龙无首(意思解释)
- 流离颠沛(意思解释)
- 废书而叹(意思解释)
- 兄弟阋墙,外御其侮(意思解释)
- 死对头(意思解释)
- 匡谬正俗(意思解释)
- 通俗易懂(意思解释)
- 牛郎织女(意思解释)
- 目无全牛(意思解释)
- 依样画葫芦(意思解释)
- 卑鄙龌龊(意思解释)
-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(意思解释)
- 了如指掌(意思解释)
- 呼风唤雨(意思解释)
- 斗转星移(意思解释)
- 有志竟成(意思解释)
- 老牛舐犊(意思解释)
- 浅见薄识(意思解释)
- 聪明伶俐(意思解释)
- 张徨失措(意思解释)
- 材优干济(意思解释)
※ 置而不问的意思解释、置而不问是什么意思由古汉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李代桃僵 | 僵:枯死。李树代替桃树而死。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。后转用来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。 |
趁火打劫 | 趁:利用;乘机;劫:抢劫。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人家的东西。比喻趁别人处在危难时刻从中捞一把或趁机害人。也作“乘火打劫”。 |
空空荡荡 | 形容冷冷清清,空无所有的情景或指心里没着落的感觉。 |
过了这个村,没这个店 | 比喻机会难得,机不可失。 |
心灰意冷 | 灰心失望,意志消沉。 |
回光反照 | 指日落时由于反射作用而天空中短时发亮。比喻人死前精神突然兴奋。也比喻事物灭亡前夕的短暂兴旺。 |
乌合之众 | 合:聚合;众;许多人。比喻临时杂凑的、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。 |
臭名远扬 | 名:名声;臭名:坏名声;扬:传播。坏名声传得很远。也作“丑声远播”。 |
明争暗斗 | 表面上和暗地里都在进行争斗;形容内部钩心斗争;互相争斗的情况。 |
兢兢战战 | 兢兢:小心谨慎的样子;战战:畏惧的样子。形容害怕而小心谨慎的样子。 |
营私舞弊 | 营:谋求;舞:玩弄;弊:坏事。为了谋求私利而玩弄欺骗手段;违法乱纪。 |
万里长城 | 指我国长城。也比喻国家所依赖的大将。现也比喻人民的军队。 |
慷慨悲歌 | 情绪激昂地唱歌,以抒发悲壮的胸怀。 |
扬威耀武 | 见“扬威曜武”。 |
指天誓日 | 指着苍天;对着太阳发誓。表示态度坚定或忠诚。 |
妻儿老少 | 见“妻儿老小”。 |
专心一志 | 形容一心一意,集中精力。 |
互通有无 | 相互间拿自己多余的东西去调换自己所缺少的东西。 |
进谗害贤 | 谗:谗言,说他人的坏话;贤:贤良,指好人。说坏话,陷害好人。 |
经史百子 | 经:经学,经书,儒家经典著作。史:史学,史书。百子:诸子百家之学。旧指各个方面的很需要学问。 |
三个臭皮匠,合成一个诸葛亮 | 诸葛亮: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。比喻人多智广。 |
舞刀跃马 | 挥舞刀枪,纵跃战马。比喻奋勇作战。 |
意兴索然 | 索然:全无,空尽。兴致全无。形容一点兴致也没有。亦作“兴致索然”。 |
清风劲节 | 喻人品纯洁,节操坚贞。 |
超然绝俗 |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。谓远过于寻常之辈。汉·班固《为第五伦荐谢夷吾疏》:“方之古贤,实有伦序,采之于今,超然绝俗,诚社稷之蓍龟,大汉之栋甍。”宋·陆游《与姜特立书》:“《茧庵记》及《初营》、《落成》二诗,大老手笔,超然绝俗。” |
雷大雨小 | 比喻说得多,做得少,声势很大,实效很小。 |
妙语连珠 | 连珠:串珠;像珠子一样一个接一个串接着。巧妙风趣的话一个接一个。 |
欢聚一堂 | 欢乐地聚集在一起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