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自知而不自见自知而不自见的意思
zhīérjiàn

自知而不自见



自知而不自见

意思解释

基本解释自知:有自知之明;自见:自我显示。有自知之明而不自我炫耀

出处春秋·楚·李耳《老子·德经》:“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见也,自爱而不自贵也。”


基础信息

拼音zì zhī ér bù zì jiàn

注音ㄗˋ ㄓ ㄦˊ ㄅㄨˋ ㄗˋ ㄐ一ㄢˋ

感情自知而不自见是中性词。
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

字义分解

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

※ 自知而不自见的意思解释、自知而不自见是什么意思由古汉语网提供。

相关成语


成语 解释
分道扬镳 道:路;镳:马嚼子;借指为马;扬镳:驱马向前。分走不同的路。比喻人们分别发展和施展各自的聪明才智。比喻因志趣、目标不同而各走各的路。
日甚一日 一天比一天厉害。
定时炸弹 由计时器控制、能在预定时间自动引爆的炸弹。比喻潜伏的危机。
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 他山:别的山。别的山上的石头。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的外力。
过五关,斩六将 比喻克服重重困难。
富贵不淫,威武不屈 富:有钱;贵:地位高;淫:惑乱;威武:武力。指不因有钱有势而惑乱,不因武力或权势而胁迫屈服。
犀牛望月 比喻见到的不全面。
心灰意冷 灰心失望,意志消沉。
物腐虫生 东西腐烂了才会生虫。比喻祸患的发生,总有内部的原因。也比喻本身有了弱点,别人才能乘机打击。
户限为穿 户限:门槛;为:被。门槛都踩破了。形容进出的人很多。
无法无天 法:法纪;天:天理。旧指不顾国法和天理;任意干坏事。现多形容违法乱纪;不受管束。
年少无知 年纪小,不懂事。
下临无地 临:居高处朝向低处。从高往下看,望不见底。形容地势极其陡峭。
作乱犯上 犯:冒犯。违抗尊长或朝廷,为悖逆或叛乱的行为。
花言巧语 原指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。后指虚假而动听的话;也指说虚假而动听的话。
室徒四壁 犹言室内空无一物。喻贫穷。
敢不承命 敢:反语,“怎敢”、“不敢”之意;承:接受。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?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见呢?
倒裳索领 索:搜寻、寻求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。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。
黑天半夜 指深更半夜。
稳如泰山 稳:稳固。稳固得像泰山一样。形容极其稳固;不可动摇。
二三其意 即三心二意。指心意不专一,反复无常。
金口木舌 以木为舌的铜铃,即木铎,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。指宣扬教化的人。
超然绝俗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。谓远过于寻常之辈。汉·班固《为第五伦荐谢夷吾疏》:“方之古贤,实有伦序,采之于今,超然绝俗,诚社稷之蓍龟,大汉之栋甍。”宋·陆游《与姜特立书》:“《茧庵记》及《初营》、《落成》二诗,大老手笔,超然绝俗。”
如出一辙 辙:车辙;车轮压出的痕迹。象出自同一个车辙。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。
迷离惝恍 形容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。
偶语弃市 偶语:相对私语;弃市:在闹市执行死刑。指在暴政下,二人相对私语也会遭到杀身之祸。
圆凿方枘 凿:榫眼;枘:榫头。方榫头插不进圆榫眼。比喻不相投合;格格不入。
慌不择路 势急心慌,顾不上选择道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