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uìtóng

对同


拼音duì tóng
注音ㄉㄨㄟˋ ㄊㄨㄥˊ

繁体對同

对同

词语解释

对同[ duì tóng ]

⒈  旧时公文用语。谓校对及纠正讹误,使副本与正本文字相同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旧时公文用语。谓校对及纠正讹误,使副本与正本文字相同。

《明律集解附例·吏律·公式》:“若行移文书,误将军马、钱粮、刑名重事紧关字样传写失错而洗补改正者,吏典笞三十;首领官失於对同,减一等。”

分字解释


※ "对同"的意思解释、对同是什么意思由古汉语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对同志,对敌人,他爱憎分明,从不含糊。

2.对同志,有什么意见尽管坦率地提出来,不要瞻前顾后,闪烁其辞。

3.他对同志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,都实事求是,恰如其分。

4.今天的中小学生,从他们踏进学校大门的那一天起,就几乎无一例外地生活在一个充满竞争氛围的环境中,他们关注自己的成绩,期盼自己能从竞争中脱颖而出,他们在学校中更加习惯的是给别人挑刺,而对同伴的长处往往不以为然。

5., 权力,如果用来对同胞作威作福,或者用来增加个人的虚荣,就应该被认为是卑鄙的。

6.尽管如今设备再精密,但世界的本质却一如既往地捉摸不定,好像对同一事件,诗人的三言两语往往比记者的长篇累牍抢先直指要害。

7.莫非云与玉玑子这对同样有着自己的追求与执念的师徒,在大荒中留下了许多个人印记,是许多玩家津津乐道的话题人物。

8.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,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负责任,对同志、对人民极端的热忱。

9.对同义词,只有仔细地辩证,才能区分它们之间微小的差异。

10.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,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负责任,对同志、对人民极端的热忱。